七夕

主题 七夕节是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,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节日,象征着忠贞爱情。 来历 七夕节始于汉朝,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,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,故称为“乞巧”。节日产生了妇女穿针乞巧,祈祷福禄寿活动,礼拜七姐,陈列花果、女红等习俗,并远传日本、朝鲜

阅读全文...

日本投降日

主题 日本投降日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纪念日,是为了纪念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投降而设立的。 来历 日本投降日,也称为“八月十五日”,是指1945年8月15日,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那一天。这一天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,也是日本战后重建的开始。 日期算法 日本投降日的日期是每

阅读全文...

立秋

主题:立秋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,也是迎接秋天的第一个节气。在这一天,夏天渐渐结束,秋天的气息逐渐增强,人们开始感受到凉爽的秋风和落叶的滋味。 来历:立秋最初是古代农民根据天文现象和气候变化而制定的,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立秋通常在公历8月7日或8日,是太

阅读全文...

建军节

每年的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,因此也叫“八一”建军节。1933年7月11日,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,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。1949年6月15日,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,以“八一”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

阅读全文...

来说说你记忆里的三伏天

大暑三伏天。 —-《下厨房》   印象里,三伏天有蒲扇,有凉席,还有打卤面。 在你的记忆里,三伏天是什么样子?  

阅读全文...

大暑

主题 大暑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,标志着炎热盛夏时期的顶峰。此时气温逐渐达到最高点,白天时间较长,阳光强烈。在这个时期,人们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高温,同时也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阶段。 来历 大暑这个节气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,起源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。二十四节气是古

阅读全文...

数伏

百姓常说:热在三伏,冷在三九。三伏天是一年内气温最高、湿度最大的季节,分为初伏、中伏和末伏,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为10天,中伏有的年份10天 伏期开始称入伏或交伏,伏期结束称出伏。中伏天数的多少视交伏早晚而定,一般7月28日以前交伏,中伏为20天,7月29日交伏,中伏为10天。

阅读全文...

世界人口日

世界人口日是联合国设立的一个重要节日,旨在呼吁全球社会关注人口问题,推动可持续发展。 来历 世界人口日最初是在1989年由联合国发起,旨在提高公众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和关注。联合国认为,人口是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,因此有必要设立一个专门的节日来呼吁全球关注人口问题。 日期算法

阅读全文...

小暑

《小暑金将伏》 唐.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,无意谒王侯。 小暑金将伏,微凉麦正秋。 小暑•简介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,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;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时太阳到达黄经105°时为小暑。暑,表示炎热的意思,小暑为小热,还不十分热。意指天气开始炎热,但还

阅读全文...

七七事变

七七事变,又称卢沟桥事变,发生于1937年7月7日,为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,也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区战事的起始。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后,国共两军结合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。   次年7月7日,日本驻屯军一部在中华民国北平附近的宛平县进行军事演习,夜间日本军队以有己方

阅读全文...